网站综合信息 yuhua.org
    • 标题:
    •  
    • 关键字:
    •  
    • 描述:
    • 俞骅的个人网站,记录生命中的点滴足迹。 
    • 域名信息
    •   
    • 服务器空间
    • IP:173.193.143.130 同IP网站1个 详情
      地址:美国 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SoftLayer科技公司
    网站收录SEO数据
    • 搜索引擎
    • 收录量
    • 反向链接
    • 其他
    • 百度
    • 48  
    • 235  
    • 快照:2012-01-06  
    • Google
    • 59  
    • 0  
    • pr:0  
    • 雅虎
    • 29  
    •  
    •  
    • 搜搜
    • 76  
    •  
    •  
    • 搜狗
    • 7  
    •  
    • 评级:0/10  
    • 360搜索
    • 0  
    •  
    •  
    域名流量Alexa排名
    •  
    • 一周平均
    • 一个月平均
    • 三个月平均
    • Alexa全球排名
    • -  
    • 平均日IP
    • 日总PV
    • 人均PV(PV/IP比例)
    • 反向链接
    • dmoz目录收录
    • -  
    • 流量走势图
    域名注册Whois信息

    yuhua.org


    获取时间: 2015年01月23日 23:00:24
    WHOIS LIMIT EXCEEDED - SEE WWW.PIR.ORG/WHOIS FOR DETAILS
    同IP网站(同服务器)
  • 173.193.143.130 共1个网站 (美国 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SoftLayer科技公司)
  • yuhua.org
  • 其他后缀域名
    • 顶级域名
    • 相关信息
    网站首页快照(纯文字版)
    抓取时间:2012年10月14日 07:14:51
    网址:http://yuhua.org/
    标题:
    关键字:
    描述:俞骅的个人网站,记录生命中的点滴足迹。
    主体:
    你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太旧了。它存在已知的安全缺陷,并且可能不能完整显示本网站和其它网站的所有功能。了解如何更新你的浏览器。.      
    X
    YuHua.org
    俞骅的个人网站,记录生命中的点滴足迹。
    首页
    读书思问
    道德經
    读史纪闻
    纸上的行旅
    漫录
    图行
    拾零
    足迹与目标
    太极拳
    随笔
    摄影
    转贴
    存档2012 年九月
    2012 年五月
    2012 年四月
    2012 年二月
    2012 年一月
    2011 年十二月
    2011 年十月
    2011 年九月
    2011 年八月
    2011 年三月
    2010 年十二月
    2010 年十一月
    2010 年十月
    2010 年九月
    2010 年八月
    2010 年七月
    2010 年六月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功能
    登录
    文章 RSS
    评论 RSS
    WordPress.org
    YuHua.org 首页
    日志章四    
    道沖[1] ,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2] 。挫其銳[3] ,解其紛[4] ,和[5] 其光,同[6] 其塵[7] 。湛[8] 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9] 之先。
    【釋義】 沖,空虛也。 ^ 宗,指根本。 ^ 鋒芒,當指萬物間的衝突與矛盾。 ^ 複雜,當指萬物間的複雜關係。 ^ 和,不是摻和,而是融和。 ^ 同,不是相同,而是混同。 ^ 塵,當指蹤跡,非塵土。 ^ 澂清透徹也,指道隱而不可見。 ^ 帝,天帝,指宇宙的創造者。 ^
    【譯文】
    道是[象]空虛的[器物一樣],但是用了卻又不滿。极深的樣子,好像是萬物的根本。[道]消磨減除萬物間的衝突與矛盾,化解萬物間複雜的關係,融和萬物的光芒,混同它們的蹤跡。[道]又是极澄清透徹的樣子,[好像隱而不可見一樣],但是又好像就在那裏。我不知道它是從哪裡產生的,好像在宇宙誕生之前就存在了。
    【註文】
    道本質是虛空的,是萬物的根本,它化生、發展、彌合萬物,令萬物能和諧的存在。道順從、融和、混同萬物並不是採用同流合汙,而只是和『光』同『塵』,如果秉持道的宗旨,那麽入世的態度的方法就應當是這樣的。道是清澈的,無形無質,但又確實存在。道比宇宙的造物主更久遠,道才是一切的根本。
    2012 年 9 月 30 日      
    没有评论
    短链接
    日志章三    
    不尚[1] 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2] 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3] ;弱其志,強其骨[4]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5] 也。爲無為,則無不治。
    【釋義】 尚,崇尚,這裏應指樹立標榜 ^ 現,顯露夸耀。 ^ 虛心實腹,也被丹道修習者引申爲摒除慾念,激發真炁,引炁歸元。 ^ 骨骼,代指體魄。 ^ 爲指有為,對後文『無為』,指操縱利用人民慾念的謀私舉動。 ^
    【譯文】
    不樹立標牓賢能,使老百姓不起爭取[榮譽利祿]之心;不以難得之貨爲珍貴,老百姓就不會起竊據強佔之心;不顯露夸耀令人起佔有之心的事物,老百姓的心就不會被攪亂。
    所以,聖人治理國家,要令老百姓的心靈保持潔淨本真,要讓老百姓吃飽肚子;減少他們的想法,強壯他們的體魄。常常讓老百姓沒有[矯飾虛偽的]想法,沒有[爭奪貪戀的]慾望,使有智[而謀私]的人不敢有所舉動。按『無為』的方式來行動,則天下沒有不太平的。
    【註文】
    王弼說,骨無知以幹,志生事以亂。意思是體魄沒有想法因此可以承擔任事,慾念太盛就要生事引致變亂。心虛能令人有真智,而不是『智者』的有為謀私偽智,因此心虛則志弱。
    『虛其心』以使民『無知無欲』,是為了讓人民的心靈保持本真潔淨的『無知』狀態,減除矯飾虛偽、貪念爭奪的慾念以達到『無欲』。這并不是愚民政策,而是削除不應有的心機智巧,因為心機智巧過盛就會被『智者』利用操縱來謀私,那麽天下也就要不太平了。
    2012 年 9 月 30 日      
    没有评论
    短链接
    日志章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1] 惡[2] 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3] 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4] 聲[5] 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6] 作焉而不辭[7]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所以不去。
    【釋義】 連詞,那麽,就。 ^ 顯露出醜的[事物]。 ^ 顯露出不好的[事物] ^ 有律之響謂之音 ^ 無律之響謂之聲 ^ 指種種事物。 ^ 言詞、詞句。 ^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了美[的事物]是美的,那麽醜[的事物]也就顯露出來了。都知道好[的事物]是好的,那麽不好[的事物]也就顯露出來了。因此,有與無是互相促成轉化的,難與易是相對而成的,長與短是相互比較的,高與低是相互參照的,音與聲是相互調諧的,前與後是相互參照的。
    所以,聖人以『無為』的方式來處世,用『無言』的方法來教化。讓萬千各種事物發端產生,卻不加倡導,事物生長壯大而不佔為己有,創造事物而不自恃其能,成就功勞而不據為己有,也正因為不將功勞佔為己有,所以[別人]不能泯滅他的功勞。
    【註文】
    世上的事物與標準都是相對的,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當一個極端展現出來時,另一個極端也就同時產生顯露出來了。之所以聖人以『無為』的方式來處事,用『無言』的方法來教化是害怕『有為』『有言』會將事物和願望引向不同的極端,一旦引向不同的極端,事物和願望在極端之間的擺動也就不可避免。
    因此聖人不推波助瀾,不竊據私占,不自恃其能,不居功自傲,也正因為這樣的『虛』與『中』的態度,別人才不能泯滅他的功勞。
    2012 年 9 月 29 日      
    没有评论
    短链接
    日志章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1] 。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2]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釋義】 jiao4,邊界也,這裏指無中生有、從無到有的發端和臨界點。 ^ 渺渺不可辨謂之玄,指不能分辨,不可思議之奧妙也。 ^
    【譯文】
    可以用語言文字訴說書寫出來的那個道,不是恆常不變的大道;可以命名指稱的那個名,也就不是那個恆常不變的本來之名。無,是天地的發端;有,是萬物的根源。
    所以,常保持心靈的虛無,就可以覺察『道』無中生有的始物之妙。而常保持觀想的心靈,則可以覺察『道』無中生有、從無到有的發端。
    『無』與『有』起源相同而名稱不同,又都被説成是難以分辨、不可思議的玄,玄之又玄,才是打開種種奧妙的大門。
    【註文】
    『無』,即虛無,乃是人主觀心靈的虛無,『有』,是心靈的主觀觀想,有了主觀觀想才有了萬物的『名』,也即可名之『名』,而這些紛繁的名相慾念都發端于我們本來虛無靜寂的心靈。『無』與『有』,不過是『道』發自人心靈的兩種不同狀態而已,因此老子説『同出』,一旦有觀想而執名相,就變成了兩樣東西,因此『異名』。
    物質雖然并不依賴於精神意識而存在,但是物質的『名』與『相』都不過是精神意識的產物。方法論是『管』,解讀則是管窺。老子本人只說了道,而且也只是指月的那隻手。因為可道之道就不是常道了。
    所以,世人執名相之爭,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名』『相』『管』『窺』都不是老子在意的,道的『有』『無』及其難以分辨又不可思議的反複相互轉化才是真正的

    © 2010 - 2020 网站综合信息查询 同IP网站查询 相关类似网站查询 网站备案查询网站地图 最新查询 最近更新 优秀网站 热门网站 全部网站 同IP查询 备案查询

    2025-02-06 23:22, Process in 0.0030 second.